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中医资讯  >> 时事解读  >> 查看详情

药品连降价 百姓缘何没感觉

来源: 中医养生网  日期:2017-11-26 13:39:22  点击: 
分享:
  阿司匹林50mg×24盒(瓶)最高零售价12.5元,布洛芬分散片50mg×12盒(瓶)最高零售价4.1元……8日,国家发改委宣布,从15日起,调整260种西药最高零售价格,其中70%品种价格进行下调,降价金额约50亿元。

  又是一次药品大降价。这是去年至今,国家发改委第七次对药品“大降价”,其中,90余种药品不同程度地降低了价格。但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老百姓似乎并没感受到降价的实惠。

  老百姓感觉不到“大降价”实惠

  尽管距离15日还有好几天,昨天下午,记者先后走访省城多家药房购买阿司匹林,但基本没有发现降价目录上规格的药品,而记者所能够找到阿司匹林规格为50mg×10盒(瓶),一家药店卖4.5元,另一家卖5.5元。同样记者也没有找到50mg×12盒(瓶)的布洛芬分散片,药店能够买到30mg×20粒装的布洛芬胶囊(芬必得)价格是13元每盒。

  “有关部门连续多次对数百种药品‘大降价’,可老百姓却似乎感觉不到降价带来的实惠,医药费负担为什么仍然居高不下?”王先生今年50多岁,身体一直不好,多种老年慢性病缠身,几乎常年吃药,因此他对药品“大降价”的消息非常关注。

  然而,一边是药品“大降价”,一边却是药价虚高不下。渐渐地,对于药品“大降价”的消息,王老已经麻木了,“降价药很快就消失了,医生不开,药房也不卖。”

  降价药都去哪里了

  为什么买不到降价药?省城一些平价大药房的老板告诉记者,主要是没有货源。“因为降价后医药厂商利润降低,便不生产了。”

  问题当然不会这样简单。业内人士认为,造成“药品降价死”现象的原因,主要在医院和医药公司。目前,国内80%的药品通过医生处方销售,百姓自主购买药品的只有10%左右。“在这种情况下,一种药如果医院不愿意卖,基本就没有生存的机会。”

  于是,伴随着每次的“大降价”后,很多医药厂商开发替代“新药”,于是,一些降价药改变一下规格、剂型,或是增加一些根本不必要的无用成分,就摇身变成“新药”。

  资料显示,仅2004年,国家药监局共受理10009种“新药”申请,而同期美国药监局仅受理了148种。

  “以药养医”催生药价虚高

  那么,医院为什么不愿意卖降价药呢?

  归根结底还在于我国现行的医疗体制。目前,由于政府投入不足,国内公立医院“以药养医”是普遍现象。在绝大多数医院,药品收入所占医院收入超过一半以上。公立医院追利倾向明显。根据安徽省出台的卫生“十一五”规划,省级综合医院的药品收入所占比例不得超过50%。

  按照国家规定,医院可以对所进药品“顺价上加15%”销售给患者。如果一种药降价前的进价是50元,医院可以在此基础提高7.5元。如果该药降价到20元,医院按照15%提价,只能收益3元。

  但现实的情况更加复杂。一位医药代表算了一笔账:某种抗生素1支卖50元时,该药进入医院的“公关费”可达到20元左右。后来降价降到27元左右,其“公关费”约10元,也算勉强可以支撑。但如果降到20元以下,“公关费”都不到5元,根本填不饱医院各个环节的胃口。所以医院也就不会进这种药了,医生自然也不会开了。“降价药不死才怪呢。”

  这一切还不包括医生的“开单提成”。在“以药养医”的大环境下,医生的医技价值被忽视,在很多医院,医生薪金的高低不完全取决于医技的精湛,而取决于他所“卖”的药品、医疗耗材的多少。于是,“大医生”喜欢开“大处方”,“大处方”当然偏爱高价药。

  药监部门将加强管理

  合肥药监部门一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对于药监部门来说,能让老百姓用上价格便宜的高质量药品的任何做法,肯定是非常欢迎的,药监部门会尽最大的努力让老百姓用上“放心药”。

  “但是,药监部门的主要职责其实只是监管药品质量。”他表示,在面对药品降价问题上,药监部门能做的只能是加强对降价药品的质量监管,鼓励经营业主通过合法手段,降低药品市场价格,让利于广大群众,坚决防止并杜绝以低价格做诱饵非法销售假劣药品及欺骗、误导消费者等行为。

  “药品降价仅凭行政命令不行,一旦利润下降,药品生产企业肯定会做相应调整。”他认为,为了让老百姓真正得到实惠,应增加医疗的供给,分清医疗价格和药品价格,增加医疗投入,尽快避免以药养医的现象。针对药品招标一招就死,药品降价一降就退市的说法,去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出台了《药品说明书和标签管理规定》,以及加强名称管理的规范,对药品的名称包括商品名称的使用和管理作出了详细规定和严格的限定,并进一步规范了商品名的审批。

  这位人士说,现在有商品名的药品只占药品总数的4%,药监部门将严格禁止以变换剂型、规格、包装等形式规避价格监管的行为。

  此外,今年合肥药监局开始试行向药品生产企业试行派驻监督员制度,并于3月份派驻首批监督员,重点对原辅料来源的合法性、生产工艺与批准工艺的一致性、药品是否按照标准检验以及质量保证措施等情况进行监督,这也是探讨新的药品生产监管手段、监管机制的一种尝试。 (丰贤胜 潘艳刚 实习生 常玉楼)

  新闻背景

  5月8日,就在国家发改委宣布再次实施“大降价”的当天,国家卫生部公布的一组数据显示,我国综合医院门诊和住院病人人均医疗费用持续六年都在增长。

  卫生部公布的六年来医疗费用单显示,2001年,门诊病人的人均医疗费用只需93.6元,但到了2006年就涨至128.7元,涨幅接近40%。同样住院医疗费用2001年为3245.5元,2006年就为2668.9元。

  针对一些降价药品在大医院用量减少的问题,发展改革委价格司有关负责人指出,80%的药品通过医生处方销售,解决这种现象要靠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相关时事解读

    暂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