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中医资讯  >> 时政专题  >> 查看详情

天天刷微信易患抑郁症 沉迷朋友圈的典型症状你有吗?

来源: 中医养生网  日期:2017-05-27 15:29:44  点击: 
分享:

绝大多数人都有微信号,都会发朋友圈。沉迷朋友圈,有很多典型症状,其背后又有种种成因,一起来看看你有没有中招。

  你经常登录社交网络,不停查看各种更新信息吗?或者你只是偶尔在上面发发帖子?美国匹兹堡大学的一项最新研究结果表明,社交媒体的重度用户患抑郁症的几率,是普通用户的2.7倍。

  这项新的研究考察了年轻人常用的各社交网络,跟踪调查了1787个年龄在19-32岁之间的用户。他们平均每天使用社交媒体的时间是61分钟;平均每周访问社交媒体网站的次数是30次。这项研究还发现,在这1787个受访者中,那些在社交媒体上花费时间最多的人,患抑郁症的几率是那些在社交媒体上花费时间最少的人的1.7倍。

  对社交网络的研究已有先例。2013年,密歇根大学的一份研究报告称,国外某知名社交网络实际上“破坏”了年轻人的幸福感;而早在2009年,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的一项研究结果表明,过度使用这一社交网络,会让处于青春期的女孩子患上抑郁症。

  但是,在美国匹兹堡大学的最新研究报告中,首席研究人员林卢怡称,尽管这两者之间的联系很紧密,但是这种联系背后的原因非常复杂。“这些人很可能是先有了抑郁症,然后才登录社交媒体,希望填补内心的空虚。”她在该大学的网站上说。但她也补充说,还有一种可能是,社交媒体导致了抑郁症,而抑郁症又导致人们更多地使用社交媒体。

  匹兹堡大学媒体、技术和健康研究中心的主管布赖恩·普里马克博士称,并不是所有的社交媒体互动或使用情况都是一样的。“将来的研究应该考察人们在社交媒体上的互动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是对抗性的,还是支持性的,并由此确定它们对于用户患抑郁症的影响。”他说。

  成因1

  虚荣心作祟

  典型案例:支付宝晒账单、朋友圈晒步数

  人际交往中常会出现攀比现象,比利益的差异、比身份的差异、比名誉的差异。一般来说人与人的差异小时、相对公平时的攀比会减弱;如果人与人的差异过大,攀比的可能性也会缩小。只有当人际间的旗鼓相当,实力悬殊不大时,攀比的可能性会加大,系数会提高。“我的花样生活”——2015年度支付宝个人账单活动远不及“我和微信的故事”火热,因为晒账单直接与金钱挂钩。也许你只是想分享一下财务使用情况,可能在别人的眼里你就是在秀优越,会遭到抵触。微信的数据分享使此次分享的差异化缩小,成为人人都能以此“炫耀”的一个关键点,使得这次活动成为了全民参与的一场运动。

  每个人多多少少都有点虚荣心,大家对表扬或赞美都会有一种渴求。而清晰的数字更容易激起攀比的欲望。自己是第几位微信用户、有多少微信好友,一年收了多少个红包、去了多少个地方,获得了多少个赞,走了多少步……这些数据拿出来分享可以让大家对你有个整体认知度。收到的红包蛮多、获得的赞不少,对朋友圈里的朋友们来说,意味着你人缘很好。今年去的地方比较多,说明你有钱又有闲,又懂得体验生活,着实会让朋友们羡慕不已。

  成因2

  信息不对等

  典型案例:“今天是腾讯老板马化腾生日”

  “今天是腾讯老板马化腾的生日,只要把这个消息发给两个群,就能升4级,我已经试过了,10秒钟就能升4级,不相信也要试试,反正没坏处。今天是腾讯公司总裁马化腾的生日,送每人100Q币,要把本消息发两群以上,听说五个人都试了,真有100Q币,发4个群10秒以后再看看你的头像。”这段话是不是很熟悉?

  你的一些常识,可能对于一些身边的朋友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因为转发的动机在于是否有价值,而不是是否绝对正确或是否有效。所以很多缺乏互联网基本常识的人都不会去求证这件事情,直接进行转发。但是更多的是出于对朋友们好心,这类人群中年人群占据大多数。

  成因3

  好奇害死猫

  典型案例:做朋友圈测试信息被泄露

  “测一测你的前世是谁”“测一测2016年你的时运”“测一测你未来的身价是多少”……微信朋友圈里的这些测试游戏您一定不陌生,很多人出于好奇会进行测试。殊不知,这些看似有趣的测试游戏其实暗藏玄机。市公安局网警支队提醒,这类测试游戏可能会窃取测试者的个人信息,建议市民少玩这类测试游戏。

  据市民杨先生介绍,他喜欢玩微信朋友圈里的各种测试游戏,虽然测试结果并不可信,但因操作简单且有趣,他身边很多朋友都乐意玩。最近几天,他频频接到各种推销电话和广告短信,但他并没有办理过任何可能泄露自己个人信息的业务。仔细回想后,他觉得可能和玩微信朋友圈里的测试游戏有关,因为很多测试游戏都要求输入姓名、年龄、手机号码等个人信息。

  民警提醒,市民要提防这类测试游戏,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在日常生活中,参与微信朋友圈里的任何游戏都要小心,尽量不要填写个人的真实姓名、手机号码,以防个人信息泄露。 本版稿件除署名外据中新社

  沉迷朋友圈 这些症状你有吗?

  个人症状

  网上无话不谈 见面无话可说

  网络社交成为当下最时髦的交友方式,不少青年因长期沉迷于网络交友患上“网络社交依赖症”,他们通过网络交友、恋爱,在网上无话不谈,见面时却感觉无话可说。记者通过采访了解到,不少内地青年对网络产成了强烈的依赖感,一打开电脑就习惯性登入QQ、MSN等社交工具,根据自己的心情变化更换个性签名,在网上与朋友无话不说,见面时却无话可说……这种现象被一些心理学家称为“网络社交依赖症”。

  “我和前任女友是通过网络认识的,但交往一年就分手了。”说起已分手的网恋对象,南昌市民陈亚方依然难掩悲伤情绪。陈亚方说,“和前任女友在网上聊天时可以没完没了说个不停,但见面了却不知道要说什么,总感觉不自在,表情也显得不自然。”

  集体症状

  A4过了又IPHONE 晒腰晒腿一窝蜂

  重庆晚报讯 最近刷爆朋友圈的网络爆款A4腰,成为大众秀身材的热门话题。然而,A4腰余热未散,Iphone6腿又火遍了朋友圈。如果你的Iphone6刚好能将你双腿并拢后的膝盖完全遮住,恭喜你,你就有一双iphone6腿,而一部Iphone6的长度是13.8cm。

  重庆协和心理顾问事务所所长谭刚强表示,最近这种现象层出不穷,大众纷纷效仿,除了爱美之心外,还因为事情具有一定独特性,容易复制。加之社交媒体将原本分散的群体聚集起来,大大增加了扩散范围。而且大脑有一个特点,多次重复容易产生快感,所以这样的话题才更容易引起效仿。当然了,A4纸和Iphone6这类物品随处可见,也大大增加了网友的参与度。

  重庆晚报记者 赵帮清

  怎么破?

  严格控制上网时间

  华东交通大学心理咨询中心主任舒曼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如何正确认识网络,是走出“网络社交依赖症”的有效方法。心理专家建议,过度依赖网络社交的人首先要严格控制自己的上网时间,找到适合自己的情感宣泄方式。与此同时,在现实生活中,应当多与亲人、朋友沟通,在工作中,努力让自己获得更多成就。

相关时政专题

  • 抑郁症患者不足一成选择就医 抑郁症患者不足一成选择就医

    北京安定医院病房走廊里,几名抑郁症患者正在散步。   北京安定医院,一名抑郁症患者隔着门对着记者的镜头做鬼脸。这里的大门一直是锁着的,只有医护人员才能打开。   出院的日子终于到了,让刘月又期待又害怕,“在这里什么都不用想,出院以后很多事,怕自己面对不了”。   今年2月2日刘月离开北京安定医院。45天前,她抑郁症复发吃了100多片安眠药寻死,按正常药量,她每天只吃1片。   刘月求医的安定医院抑郁症治疗中心,收治来自全国各地的重度抑郁患者。今年年初,新京... [阅读]

  • 妇女食管巨大如胃 10年来食难入胃瘦如“纸片” 妇女食管巨大如胃 10年来食难入胃瘦如“纸片”

    39岁的刘女士有个持续10年的怪病,一日三餐吃的非常少,有时吃下去的食物还会反流呕吐出来,长期营养不良使她瘦如“纸片”。半个月前,刘女士因反流的食物进入气管造成肺部感染来到武汉市中心医院后湖院区,医生发现她的食管竟然和胃一样巨大,10年来的怪病竟是食管和胃之间的“阀门”出现了问题。   家住后湖的刘女士从小饭量不大,每天只吃几口饭,父母一直都觉得她是女孩子,饭量比别的孩子小是性格矜持,也就没太在意。刘女士成年后,一餐也就吃小半碗饭,长... [阅读]

  • 研究:女性多晒太阳寿命更长 晒太阳时要做好防晒措施 研究:女性多晒太阳寿命更长 晒太阳时要做好防晒措施

     据英国《每日邮报》3月22日报道,近日,瑞典斯德哥尔摩的卡罗林斯卡学院的一项研究表明,晒太阳的女性活到20年后的几率是不晒太阳女性的两倍,不接触阳光对身体产生的伤害甚至大过吸烟。   卡罗林斯卡学院对3万名女性进行了为期20年的健康追踪调查。这些女性会被问到是否抽烟以及对晒太阳的态度为题,包括她们是否经常晒日光浴或到国外休假晒太阳等问题。结果显示,那些晒太阳的女性患心脏病和其他疾病(癌症除外)的概率要小于不晒太阳的女性。当然,在晒太阳的过程中要做好防晒的措施。   然而,... [阅读]

  • 俄心理学家揭示幸福秘诀:专注生活中积极的一面 俄心理学家揭示幸福秘诀:专注生活中积极的一面

    据俄罗斯卫星网3月21日报道,莫斯科大学社会心理学系一位助理教授奥尔加-丹尼连科说,其实获得幸福比我们想象中要容易得多。奥尔加称,幸福是一种专注于生活中积极事件的一种能力。   “幸福感取决于我们如何面对生活,以及我们如何接受生活。”奥加尔在接受俄新社采访时这样说道,“幸福的秘方是很简单的,人生中所有的经历和感受都是相对短暂的,所以我们应该学会享受生活中的快乐时光,将幸福最大化。要体验幸福的感觉,我们需要发现生活中发生在我们身边美好的事物,我们需...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