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养生人群  >> 养生有道  >> 查看详情

九种体质养生

来源: 中医养生网  日期:2019-09-09 11:21:37  点击: 
分享:

所谓“男怕热,女忌冷”,每个人体质不同,也不能生搬硬套。养生不能千人一面,更不能只按性别划分,年龄、个体差异往往成为决定因素。专家表示,肝火旺盛的女性,不宜“热养”,以免火上浇油。他介绍了中医界普遍采用的体质“九分法”所对应的调养策略,来帮助女性在辨识体质中加深对自己的了解。如果女性朋友还不清楚自己的体质类型,可找中医师先行辨识。

1.平和体质调养当取中庸之道

九种体质养生

处世中和,心态平衡,冷热适中,合理膳食,饮食有节,劳逸结合。

2.气虚体质宜修身养息

避免劳累,以散步、打太极为主,饮食以健脾益气为佳,缓治慢调等。

3.阳虚体质需护阳益火

秋冬保暖,夏季忌贪凉,适当运动,温中散寒,宜温补忌清补等。

九种体质养生

4.湿热体质不妨釜底抽薪

顺性而为,清热利湿,防暑降温,忌油腻辛温,宜清淡苦寒食物,大运动量松解湿热等。

5.阴虚体质宜雨露润养

九种体质养生

饮食宜滋阴清热、生津润燥,避免剧烈运动和高温环境,克制情绪等。

6.痰湿体质宜瘦身节食

克服口福的享受,坚持锻炼身体,祛除体内湿气,不宜居潮湿环境,药食以健脾、化痰、除湿为主。

薏米在中药里称“薏苡仁”,《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上品,它可以治湿痹,利肠胃,消水肿,健脾益胃,久服轻身益气。薏米味甘淡,能利水渗湿,就像疏通水道一样,能将人体内的水湿之气排出,是常用的利水渗湿药,也是常用的祛湿食疗药材。

现在市面上最多的薏米是云南曲靖,贵州兴仁、以及福建金沙薏米,金沙薏米产于金沙村,距今有千年历史,宋代就开始大范围种植,明朝成为了朝廷的贡品,是福建省仙游县著名的土特产。别名玉芦、玉珠珠。

中国的薏米很多,只有金沙薏米是朝廷的贡品,足以看出金沙薏米的营养之高。《本草纲目》记载的正是金沙薏米。金沙薏米也是目前国家唯一确认的粮药兼用、唯一有国家地理保护标识的薏米。中医认为颗粒越小,药用价值也越高,而金沙薏米在众多薏米中的颗粒是最小的。

薏米红豆粥

九种体质养生

百合薏米粥

7九种体质养生.气郁体质可移情易性干预

家人关爱体贴,培养兴趣,修身养性,淡泊心志,宜安神药食等。

8.血瘀体质调养要拨乱反正

药食慢调,宜保健按摩促进气血运行,保持精神愉悦乐观。

9.特禀体质要脱离致敏物

避免基因遗传,优生优育。避免易发生过敏反应的食物,减少春秋季外出,远离宠物等。

相关养生有道

  • 中医养生美容秘方去除雀斑 中医养生美容秘方去除雀斑

    医学教育网小编整理了中医秘方去除雀斑相关信息,具体内容如下: 1、中药--茯苓敷面 将白茯苓磨成细粉,蜂蜜来调匀,每天晚上进行敷面,白天起来洗净,长期坚持用,半月就可见到明显的效果。 2、西药--VC口服 我们都知道女人补充VC是美白最好的途径,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因为它不仅可以美白更能够淡化色斑,每天坚持服用,也能够帮助去雀斑。 3、食疗--香菜水 将香菜熬成汤,每天洗脸,时间长了自然就会消除雀斑。 4、水果疗法--柠檬 柠... [阅读]

  • 中医养生美容 中医养生美容

    中医养生美容的优点 一、副作用小 中医养生美容采用天然的方法对身体及皮肤进行调理,没有一般药物所具备的副作用,不会对人体造成额外的伤害 ; 二、效果突出 正确的中医养生美容手法能够有效调理身体机能,让机体通过自身的修复实现养生美容的目的,长期坚持,效果明显而持久; 中医养生美容的缺点 一、调理缓慢,需要长期坚持 中医养生美容通过对机体自身功能的修复来达到养生美容的目的,所以这一过程很缓慢,而且需... [阅读]

  • 中医养生馆养生秘诀 中医养生馆养生秘诀

    虽已立秋,按照内经“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该是养阴的时候了,但一年中最难熬的三伏天还没结束,暑热仍盛,算是一年里最后一次养阳的时机了。 而末伏养阳,有一种蔬菜大家千万不能错过,那就是——茴香。 茴香,是常用的调料,是烧鱼炖肉、制作卤制食品时的必用之品。因它们能除肉中臭气,使之重新添香,故曰“茴香”。 茴香:绿叶蔬菜第一名 补肾升阳驱寒邪 凡绿叶蔬菜大多偏于凉性,而茴香菜却是温性... [阅读]

  • 中医养生馆气血不足百病生膏方 中医养生馆气血不足百病生膏方

    中医药一直被誉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 中国人用中药,是从老祖宗那里沿袭下来的生活方式。   在“健康中国”的国家战略下,中医药发展要传承,更要创新, 而作为其特色疗法之一的膏方,如何紧跟时代的步伐,做到与时俱进、包容并蓄? 近日,由健康时报主办的“传承中医国粹,匠心打造品质”两会代表委员、专家座谈会上,专家学者就如何传承中医药国粹,推进中医药健康发展,将中医药文化纳入健康中国建... [阅读]